红牛商标纠纷长期未决,近期再次掀起波澜。11月13日,泰国天丝通过官方微信公开红牛的发展历程,指责华彬集团未遵循合资公司体系生产。中国红牛随后在官方微信回应,炮轰泰国天丝撕毁合作协议,发动商标侵权诉讼,破坏企业正常经营秩序。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战争,从1995年中国红牛进入市场起,便一直伴随着销售神话,同时也见证了华彬集团与泰国天丝的合作波折。
1995年,红牛饮料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开启了一段传奇。华彬集团与泰国天丝原本合作无间,但自2016年起,双方因商标问题陷入纠葛。泰国天丝主张20年经营期限已满,要求华彬集团停用红牛品牌。华彬集团则依据50年协议书,认为合作期远未到期,仅中国红牛有权在中国销售。
50年协议书
泰国天丝一直否认签署此协议,但包括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深圳国际仲裁院、湖南长沙中院等多地法院已认可其真实性。签署协议的中食、中浩两家公司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份协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它到底说了什么?
红牛如何在中国落地?
红牛饮料由泰国天丝创始人许书标在上世纪70年代发明,原本商标为“Krating Daeng”,主要在印尼和泰国销售。奥地利人马特希茨在泰国尝试后,与许书标合作推出RedBull(奥地利红牛),在全球范围内销售。1993年,许书标与人合资在海南成立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试图将红牛引入中国。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功能饮料的生产许可,红牛迟迟不能在中国上市。
1995年,在严彬的协调下,中泰双方合作。中食公司申请“维生素功能饮料”行政许可,由严彬和多位专家确定了红牛新配方,获得卫生部批复。1995年11月10日,严彬代表中国红牛与中食公司、中浩公司、泰国天丝签订了50年协议书,规定只有中国红牛有权在中国生产、销售。
中泰红牛饮料第一次董事会
中国红牛商标是怎么来的?
泰国天丝最初注册双牛图案商标时遭遇波折,因近似斗牛图案已被金华斗牛游乐中心注册。最终,严彬促成金华斗牛游乐中心、金华市乳品实业有限公司转让斗牛图案商标给中食公司,并投入到合资公司。汉字“红牛”商标最初并非此名,在严彬的坚持下最终使用,1996年4月首次出现在中国红牛产品罐体上。
斗牛图案商标转让协议
合作协议为什么是50年?
1990年代,合资企业合营期限一般不超30年。但中泰双方约定合营30年,但工商部门仅批准20年。考虑到红牛生产许可和商标来之不易,以及各方对商标的贡献,签订50年协议书,确保50年内在中国独家生产和销售。
为什么起诉华彬工厂?
泰国天丝多次指责华彬集团存在“体系外循环”行为,但最高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已驳回其指控。判决书指出,华彬集团成立的“三家工厂、两家销售公司”早已存在且持续运营,各方股东未曾提出异议,且泰国天丝技术人员曾视察指导。
中国食品工业(集团) 有限公司确认函
中国红牛自上市起,累计产量超过600亿罐,纳税超过400亿元,带动产业链年营收上千亿,是中国功能性饮料行业的开创者和龙头企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中国红牛独特的合营模式和商业安排保证了合营各方相互依存、多方共赢。
作者: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