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杨朝阳与这37351名律师中的绝大多数有所不同,他拥有“双重身份”。在快手上,他是拥有一千多万粉丝的“网红博主”。当他打开手机,无数条私信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内容涵盖家庭婚姻、财产分配、劳动争议、民间借贷、交通事故等生存难题,每一条提问都牵连着一个个生活故事。
“我是朝阳律师。”身处商贸中心写字楼的白领和城乡结合部的菜贩同时收到了更新提醒,一个一到两分钟的视频,就足以将财富、地域筑起的智识壁垒推翻。简短、清晰、明了,这是杨朝阳在线上建构的法律世界。
01
杨朝阳今年34岁,但许多客户都说他看上去像是40岁的人。对此,杨朝阳觉得“这非常好”,因为律师太年轻了只会让当事人觉得经验不足,而一个看上去执业多年的律师更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
事实上,成为律师并非杨朝阳的初衷。在高中时,他曾梦想成为治病救人的医生,但最终还是顺从父母的意愿选择了法律专业。“当时我对法律根本就不懂。”进入大学后,杨朝阳背着法条度日,毕业时通过了司法考试,随后成为了一名律师。2011年,24岁的他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实习,跟随合伙人处理刑事案件。
有一宗案件让杨朝阳印象深刻。被告人是个年轻小伙子,以转卖二手车为生。一次发车受阻,客户未收到车,在北京报案称他诈骗。小伙子随后被公安抓捕。这宗案件介于诈骗与非诈骗之间,完全可能被认定为诈骗。但经过杨朝阳和他的团队努力,最后检察院对小伙子作出了不起诉决定,因为他诈骗的事实不成立。
小伙子无罪释放时,他和母亲前来向杨朝阳致谢,这让杨朝阳感到从未有过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他意识到,做这行非常有挑战性,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案件。同时,他也感觉到,法律资源的分配极其不平衡,法律知识普及仍然不充分,生活中还有大量需要法律帮助的人,尤其是在农村及三、四线城市,由于地域律师资源的匮乏,往往面临求助无门的困境。这让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对当事人负责任、能对当事人有所帮助的律师”。
02
2016年,短视频刚刚兴起,杨朝阳也在这时无意接触到了快手。在觉得“好玩”的同时,作为律师,他的职业敏感性让他意识到,当时平台上娱乐性内容较多,法律板块则是一片空白。“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为什么不通过它给大家普法,给大家答疑解惑呢?这样的话应该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于是,他尝试着录了第一个视频。
作品很用心编制,但效果却并不理想。他反思后认为,选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过强,法律姿态显得高不可攀。于是,他将法律观点与生活中的小案例、口语化的表述结合在一起,长难句和过时的案例不再出现。渐渐地,视频选题变成了“民间借贷借条怎么写,欠条怎么打”“怎么起诉要钱”“老赖有什么受到限制的地方”和“生活中哪些行为构成犯罪”。
改变后,杨朝阳的视频上了热门,那时他也没想过自己真的能“火”。他会在下班后,拿起手机,给大家解答法律问题,完全是免费咨询。一年里,他通过直播和私信回答了至少3000多个法律问题。
令他惊讶的是,有不少粉丝会向他咨询同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在线下找到律师?”他发现,提问者大多居住在农村或者三、四线城市,整个地区范围内只有一到两家律师事务所,总共十几个律师,有些地方甚至不到十个律师。
杨朝阳也接手过一个案件,让他深感无奈。一对老实的农村夫妻,子女在外打拼挣了钱,在村里建新房。邻居家却有意见,要求老两口建房不能留后门、留后窗,在房子封顶时前来闹事。老两口被逼无奈,在没有仔细查看的情况下在邻居给的纸条上签了字。随后对方声称,老两口曾立字据承诺不留后门后窗但已违约,以纸条为据,把老两口告上了法庭。
杨朝阳接手时案件已经是二审。一审时老两口没有委托律师,只是简单查了资料就认为案件自己能赢,庭审过程中,老两口在对方弄丢纸条、仅出示纸条复印件的情况下,没有要求核对原件就直接认可了签署纸条的事实,虽然随后强调自己是“被逼着签的”,但案件无可避免地败诉。
03
做短视频的时间长了,杨朝阳也感受到了当“网红”的好处。最直观的表现是,现在出门,已经有人会认出他了。那是2018年,他去天津武清办理一个刑事案件,一下车就被粉丝认出,一群人围了上来。“你好朝阳律师,我是你的粉丝,很喜欢你,你的每个视频我都会点赞。”他自我调侃,怎么就成了名人了。委托人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幕,说杨律师还挺厉害的,没想到粉丝会认出他。
杨朝阳在快手直播的这些年,深感法律圈子的线上生态正在不断变好。他表示,未来还想尝试更多样化的视频形式,如与朋友合作,以有趣的切入点还原案件,或举办“模拟法庭”,将整个法庭的庭审呈现出来。
如今回首在快手直播的这些年,杨朝阳深感互联网给法律圈子带来的积极影响,他感谢这个时代。(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