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知识网

别轻信!“免费”服务背后藏着“额外”陷阱手机光明网

“今天我们店里做品牌代言人抽奖活动,恭喜您被抽中了,可以免费体验一年36次的护理服务,没有任何手工费、产品费、服务费……”近年来,这种打着“一年免费护理”旗号的营销活动,频繁出现在各地的理发店、美容院或养生馆。然而,消费者往往发现,这背后的“免费”并非真的免费,而是隐藏着种种玄机。

多数消费者认为,所谓的“保证金”或“诚意金”,实际上是商家在变相收费,背离了诚信经营的原则。部分商家则解释说,“保证金”是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按时到店完成护理疗程,避免资源浪费而设立的。但消费者普遍感到困惑的是,为何原本应是消费者享受权益的“免费”体验,最后却变成了需要额外支付的费用。

家住北京朝阳的陈女士,在“偶然”成为某家美容院抽奖活动的“幸运儿”后,便遭遇了这样的困境。7月中旬,陈女士收到一条消息,她曾经去过的一家美容院举行品牌代言人抽奖活动,陈女士中了大奖,获得享受一年36次全方位美容服务的资格,且费用全免。

陈女士满心欢喜地踏入美容院,却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美容院先是要求她支付“占位费”以保留资格,并承诺到店激活后将全额退还。但当她到店后,销售人员又要求她交纳高额“保证金”,并声称这是为了展示顾客能够完成全部36次护理项目的“诚意”,也是享受免费护理的必要条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额外费用,陈女士倍感困惑。

记者暗访了这家美容院,亲身体验了这场“诚意”满满的推销大戏。面对记者的疑问,店内的一名“专家”告诉记者:“为保证客户能按时前来做项目,需要交纳6980元的保证金。”当记者试图拍摄合同时,这位“专家”却急忙阻止,一把将合同从记者手中夺走,拒绝了记者的拍摄要求。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质疑道:“若真是无条件的免费服务,根本不会设置最低服务次数,因为消费者享受服务次数越多,商家产生的成本也会越高,这与商家需维持经营与盈利的常理相悖。”

记者以“美容”“抽奖”“保证金”为关键词在网络检索,发现这类营销套路并非新鲜事,早在2018年便已初现端倪。除“保证金”说法外,还有“诚意金”的由头。陈音江指出,这些格式条款往往以减轻或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为目的,明显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模糊条款引发争议,退款之路变得漫长而艰难。消费者往往难以发现合同中对退款条件设置的苛刻要求与模糊条款,如要求消费者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固定护理次数,并严格限制护理时间间隔,甚至附加分享推荐、品牌大使打造等,而退款具体信息却语焉不详。

即便消费者完成了所有护理疗程,这笔钱真的能要回来吗?记者发现,许多消费者最终陷入退款困境,商家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维权之路虽然不易,却并非无路可走。多地司法机关、监管部门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迅速响应,为消费者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权益保护屏障。

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免落入这类“免费服务”的陷阱呢?法官李石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相关服务、产品前应保持理性、谨慎的态度,做足功课,不能仅凭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便仓促下单。对于“全额返”等看似优惠的产品,要仔细了解其背后的真实情况,避免被低价吸引而购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

针对此类消费问题,陈音江建议有关部门重点调查商家所宣传的“免费服务”是不是正常的市场经营行为。如果商家只是打着“免费”的幌子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那么有关部门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相应处罚。监管部门应加大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通过行政告诫、行政约谈、公布消费警示案例等方式,引导和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

消费者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应仔细查看商品或服务信息,并在合同中约定具体产品数量、服务内容、收费标准、退换货政策等信息,并保留购买凭证、合同等相关证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免费服务”真正惠及消费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qhcmy.com/post/136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